明朝和英国之间曾爆发了一场小规模冲突最终以英国赔款道歉结束

崇祯十年(1637年)爆发的“明英战争”.

崇祯十年(1637年)爆发的“明英战争”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和英国交锋。这场战争追溯起来还是由于葡萄牙人引起的,战争持续时间并不长,规模也不大,战场上明英双方各有胜负,明朝稍有损失,因英国的最终目的只是想和明朝做生意,再加上明朝当时内内忧外困极为严重,因此最终以英国方面赔款道歉了事。

从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开始,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澳门的居住权开始,葡萄牙人很快就凭借强大的海军实力垄断了和明朝的贸易。

时间来到十七世纪中期,世界格局开始发生改变,相较于葡萄牙和荷兰崛起较晚的英国,为了打开局面,便想通过葡萄牙人在大明这个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而葡萄牙此时也已经进入了衰退期,在远东的商业霸主地位有所动摇,开始不断经受荷兰的挑战。于是,葡萄牙也想联合英国共同牵制荷兰人。

崇祯八年(1635年),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果阿的葡萄牙总督达成协议,葡萄牙同意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出入澳门从事贸易。同年12月12日,英国国王查理一世颁布命令,任命威德尔上尉为指挥官,率领6艘舰船驶向大明。

威德尔船队于崇祯九年(1636年)4月14日从伦敦起航,同年11月7日到达果阿,在经过果阿总督的同意后,于崇祯十年(1637年)1月17日离开果阿,先后在伯特卡尔柯钦和亚齐建立商馆之后,于6月27日到达澳门以南的十字门外停泊。

英国商人的到来虽然经过了葡萄牙政府的同意,但却遭到了澳门的葡萄牙商人的,因为此时澳门与果阿、里斯本的贸易航线已经被荷兰舰队阻断,而与长崎的贸易也因日本的锁国令而被迫停止,此时葡萄牙商人只剩下了与马尼拉的贸易航线,英国人再来分一杯羹,葡萄牙商人怎么可能同意。

葡萄牙商人想要继续垄断与大明的贸易,他们对于英国人的到来极为反感,因此他们一方面拒绝执行果阿总督的指令,同时明朝官员面前极力诋毁英国人,说他们就是荷兰人,是跑来捣乱的,建议大明予以驱逐。另一方面则派出巡逻艇在英国船队附近巡弋,阻止英国人进行贸易活动。

威德尔眼见在澳门贸易是不可能了,于是便在7月底起锚前往广州,并于8月8日到达虎门亚娘鞋停泊,对于突然出现的不知名船队,明朝虎门守军立即鸣炮示警。

威德尔不知是对明朝官员有怨言,还是为了蓄意挑起事端,立即下令扯下了圣乔治贸易旗,升起英国国王的军旗,随即指挥船队炮轰虎门炮台,并在攻占炮台后扯下明朝军旗,挂上了英国国王旗帜,并拆下35门大炮,作为战利品搬到了船上。

广州官员得知消息后,随即派葡萄牙人诺雷蒂前往交涉,威德尔这才将大炮归还,同时派出两名商人随同诺雷蒂前往广州,携带了西班牙银币2.2里尔和2小箱日本银币,打算进行贸易。

但同时,英国船队却在持续深入广州内河,这令广州当局极为愤怒。9月10日,广州海防当局派出三艘战船冲向英国船队,用火炮和火箭对英国船队进行攻击,迫使其仓皇逃走。

威德尔率领船队退出广州内河后,自知凭借自己的船队根本无法与明朝水师相对抗,于是在9月19日,于虎门地区纵火烧毁三艘明朝帆船,焚毁一个市镇,并抢走30头猪。9月21日,又再度攻占并炸毁虎门亚娘鞋炮台,焚毁了帆船一艘。

威德尔自知犯下罪行,已经无法再和明朝交涉,又生怕明朝水师进行报复,于是便率领船队逃往了澳门,请求葡萄牙人出面斡旋。11月22日,双方在广州展开谈判,英国商人最终赔偿白银2800两,而威德尔则向明朝官员递交了一份保证书,对虎门时间表达了歉意,并保证完成贸易后便立即退走。

当时,明朝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,因此广州官员决定对其不予深究,令其完成贸易后尽快离境。11月29日,威德尔船队离开澳门,启程回国。“明英战争”就此宣告结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